孔子雕像廠家講解關(guān)于老子和孔子道的討論
老子和孔子關(guān)于“道”的討論,關(guān)于這個故事大致是說,孔子五十一歲了,還不懂得道是什么,于是去南方拜訪老子。那么問題來了,孔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、大教育家、政治家。并且在中國還有很多的孔子廟,包括高校還擺放著很多的孔子雕塑,那他為什么會不懂“道”是什么呢?跟著中正孔子雕像廠家去了解一下。
老子問:“你來了啊,我聽說你是北方的圣賢,你也領(lǐng)悟道了嗎?”孔子回答說“我還沒有領(lǐng)悟呢”老子繼續(xù)問:“你是怎么尋求的呢?”孔子說:“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,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(lǐng)悟?!崩献咏又鴨枺骸叭缓竽兀俊笨鬃诱f:“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,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(lǐng)悟?!?/span>
老子在《道德經(jīng)》一開始就說“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”,如果道能傳授,講述清楚的,就不是真正的道,真正的道。孔子說,他從古代經(jīng)典中,無法獲得“道”;他從陰陽變化中,也無法領(lǐng)悟“道”,就是因為“道”是看不見摸不著的,那怎么才能領(lǐng)悟“道”呢?這個故事的最后,老子回答了孔子。
老子說:“這就對了,如果道可以奉獻,那么人們就都可以拿來奉獻給君主;如果道可以敬呈,那么人們就都可以拿來孝敬父母;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,那么人們都可以拿來告訴兄弟;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,那么人們都可以拿來送給子孫。
然而,這一切都是不可能,原因不是別的,就是:心中如果沒有主宰,則道不會停留;外在沒有印證,則道也不會運行。由心中發(fā)出的,如果外在沒有順應(yīng)作用,圣人就不會展示;由外在進入內(nèi)心的,如果心中沒有主導(dǎo)力量,圣人就不會停留。老子認為,道不是用頭腦,用理性去理解和把握的,而需要用心去體會,去感受。這就是孔子為什么追求圣賢依然沒有領(lǐng)悟道的原因。